2023-11-01- 15:02 | 来源:昆明信息港 编辑:刘雄斌
近日,根据刑法、刑事诉讼法、民法典、民事诉讼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规定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起草了《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。征求意见稿中对网络暴力的具体行为、法律救济等方面予以明确,并对网络暴力案件中长期存在的立案难、取证难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破解途径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网络暴力问题也日益严重,近年来,因网络暴力发生的悲剧不在少数,就进入大众视野引起轰动的寻亲男孩刘学州因网暴致死、高三女生因誓师大会上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、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民攻击抑郁离世的郑灵华,再到近期武汉被撞学生之母悲痛跳楼轻生。一桩桩一件件惨痛的事件背后,我们不得而知当事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,但可以确定的是,网络暴力一定是将当事人推向深渊的“一只手”。
网络暴力到底为何产生?并形成愈演愈烈的势头?有多方面的原因,除去网络匿名、虚拟性、部分网民的盲目从众行为等特征,核心逻辑其实是“法不责众”的心理,“当雪崩时,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是有罪的。”更多的网暴参与者,将自己当成了空气,而不是“并不无辜的雪花”。在完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,随意在评论区发泄负面情绪、大放厥词、肆意抹黑、恶意中伤他人。特别是,在“流量为王”的经济逻辑下,一些不法人士早已将热点事件当作吸引流量、创造效益的“摇钱树”,当网暴成为一种营销模式,讲再多的道理也是枉然。
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,是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的必然之举。
我国刑法、民法典、治安管理处罚法、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部法律均对遏制网暴作出相关规定;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文件、发布典型案例、开展专项行动等,不断完善治理网暴的法律制度,对网暴者依法坚决“亮剑”。这次公布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,对准确适用法律、畅通诉讼程序、完善综合治理措施等,作出更加明确具体、可操作的规定。
网络暴力的危害不言自明,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,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道德自律,以更加文明的行动为共建和谐网络空间作出自己的贡献,共同抵御网络暴力,营造出更加文明健康、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。(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杨普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