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动态

微博前台实名制是对网络空间隐私边界的探索

2023-11-01- 15:05 | 来源:昆明信息港 编辑:刘雄斌

近日,一场关于互联网个人隐私边界的讨论引发大量关注。事情起于10月13日,微博财经博主“洪榕”发布微博称,超过一定粉丝数量的微博大V将实行前台实名制,即在其微博个人首页展示真实姓名和职业信息。该博主还发文称,10月底前,100万以上粉丝的自媒体账号完成前台实名;12月份,50万粉丝的自媒体账号完成前台实名,10万粉丝级别的自媒体账号完成后台实名,前台展示职业信息。10月19日,有网友发现,微博CEO“来去之间”的微博个人首页已经显示出其真实姓名和职业信息,疑似在测试自媒体前台实名制。

微博即将实行前台实名制的消息一出,在短短十余天内引发了较大争议,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声音对垒。

支持者认为前台实名制有助于规范网络环境,打击蹭热度、带节奏、恶意造谣和网络暴力等困扰公众已久的不良行为。尤其是此次前台实名制明确将规范对象瞄准了影响力庞大的大V博主,并且集中在时政、娱乐和财经领域。一些支持者认为,流量越大,责任越大,尤其在涉及时政、娱乐和财经话题时,大V的流量远远高于普通用户,普通用户有权了解“马甲”背后,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发表那些颇具影响力的言论。

反对者则认为,前台实名制会限制网络言论自由,部分优质大V博主会因担心潜在的风险而不敢自由表达意见,从而导致创作者流失,影响微博生态的多样性。更有反对者认为,前台实名制侵犯了个人隐私,凭借前端显示的姓名、职业、IP属地等信息,恶意骚扰和人肉搜索等行为将变得更加轻而易举。

虽然微博CEO“来去之间”曾在个人微博表示,前台实名制针对的自媒体账号未来最多降到50万粉丝的博主,但一些拥有一定粉丝基数的博主已经开始草木皆兵,犹豫着是否需要删除自己的互联网足迹以规避风险,或是以销号“跑路”的方式进行无声地抵抗。

回溯互联网发展历史,网络实名制一直在朝着去匿名化的方向迈进。2012年,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》明确要求,“网络服务提供者”需要通过用户协议等形式“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”,网络实名制的进程就此开启。2015年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台《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》,在全平台范围内明确了“后台实名、前台自愿”的原则,同时对账号的名称、头像、发布内容等信息提出规束。2022年,微博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纷纷上线显示IP归属地功能,开起了IP实时动态监测的时代。

由于传统的互联网具有虚拟性、隐蔽性和低成本性等特征,随着网络实名制的一步步落实,互联网上发表虚假言论、散布有害信息、恶意引导舆论的行为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,网络实名制不仅有助于网民辨别网络信息真伪,还有利于平台实施有效管理。另一方面,随着网络实名制越发走向精细化,个人隐私的边界不断后退,公民在互联网上自由表达的意愿也在不断降低。而随着个人真实信息越多地暴露在网络空间,是否会为人肉搜索和精准诈骗等行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。总之,前台实名制是对网络空间隐私边界的又一次探索,面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和优质博主创作激励之间的矛盾,互联网平台如何把握好变革尺度,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,将成为一个平台能否持续良性运营的关键。(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刘欣琳)